簡介
廣東省經濟學家企業家聯誼會
(簡稱:廣東省經企聯)
廣東省經濟學家企業家聯誼會(簡稱:廣東省經企聯)是經省府批準,在省民政廳注冊登記的綜合性、聯合性獨立法人社團,成立于1989年,是服務全省經濟學家、企業家的省級社團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經濟學家、企業家的橋梁和紐帶。先后接受廣東省體制改革委員會、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省工商聯的主管。接受廣東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的監督管理。
一、歷 史
1989年2月23日在廣州市廣東大廈成立(當時的廣東省體制改革委員會為主管單位)。成立當天任仲夷寫書信祝賀,省委書記謝非來電話祝賀,省委副書記郭榮昌代表省委,副省長匡吉、張高麗代表省政府出席祝賀。會議選舉易振球為會長(時任廣東省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省委、省政府各部委辦、廳、局領導及各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出席大會。聘請朱森林省長,匡吉、劉維明、張高麗副省長為名譽會長。
二、會 員
30年多來累計會員單位4000多家(個)、幾十萬名參與者,影響了數百萬人的工作。會員遍布全省20多個地市,友好人士遍布全國和海外,大部分是我省非公經濟企業家及我省經濟學家以及科技界、經濟界、文化界等社會知名人士。
三、實 力
省經企聯成立30年多來聚集了一大批經濟學家和各種所有制的優勢企業,形成了一個實力雄厚的經濟集群。已成為廣東經濟發展和對外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內設工作部門
(一)職能部門:辦公室、會員部、培訓中心、企業法律服務中心。
(二)專門委員會:經濟學家(專家)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駐外工作委員會、金融工作委員會、文化藝術委員會(書畫院)。
(三)工作小組:廣東省企業創新能力500強服務工作小組、調研工作小組、企業上市服務工作小組、申報政府項目及資金工作小組。
(四)廣東企業家理事會:《廣東企業家》雜志理事機構,由省工商聯主管、省經企聯主辦會刊。
(五)省經濟學家企業家網、省經企聯微信公眾平臺。
五、主要業務及服務工作
堅持“五個服務”(即為會員服務,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使經企聯成為“會員之家、企業之友、行業之窗、政企之橋、社會之梁”。具體服務如下:
(一)主要業務:調查研究、協調關系、招商引資、上市服務、培訓辦學、出版刊物等。
(二)服務工作如下:
1.為企業上市提供培育及股權融資服務;
2.為企業招投標提供智庫資源支撐服務;
3.為企業申報政府項目及資金提供專家服務;
4.為企業發展創新制訂戰略規劃及培圳咨詢服務;
5.為企業科技創新與模式創新組建研究院或中心服務;
6.接受政府及企業委托調研重大課題項目服務;
7.為企業申報省優秀企業(企業家)、省誠信企業(企業家)服務;
8.為企業申報廣東企業創新能力500強服務;
9.《廣東企業家》及省經企聯公眾平臺為企業宣傳服務;
10.組織會員參加各項活動及到國內外學習、參觀考察服務;
11.為政府、企業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合作)及會員維權服務。
六、共建單位與學術研究
(一)粵港澳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廣東省港澳同胞接待辦公室、《瞭望中國》雜志社與省經企聯共建)。
(二)廣東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特色小鎮發展研究院、嶺南文化藝術創作鑒賞研究院、廣東省企業創新能力500強排序辦公室和廣東發展論壇(廣州大學廣東發展研究院與省經企聯共建)。
(三)廣東企業與企業家研究中心(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與省經企聯共建)。
(四)哈工大大數據廣東研究院(哈工大大數據集團、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與省經企聯共建)。
(五)省經企聯與華南理工大學風險投資研究中心、泛珠城市發展研究院等學術機構建立了學術研究基地。
(六)省經企聯與廣東工商職業大學、廣州涉外經濟學院等一批職業學院建立產學研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基地。
七、戰略合作單位
(一)省經企聯與廣東省河南、江西、廣西等異地商會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二)省經企聯與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有關市、縣政府建立戰略合作及委托招商等。
八、公益事業
省經企聯倡議,部分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廣東省廣仁同心公益基金會,開展賑災救助、扶貧濟困、慈善救助、公益援助等工作。
九、宗旨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以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大力推進廣東經濟建設發展,為廣東企業走向世界,走向繁榮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以服務為本,以精干高效創新為風格,致力于省內外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的溝通與合作,為促進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為加強理論界、企業界與政府的緊密聯系架設橋梁,為企業依靠現代高新科學技術開發新產品、新項目,為推進廣東經濟發展出謀獻策,努力奉獻。